6/29/2006

文學節與七一

今年幾件工作都與文學節有關,也推介過一些文學節活動,會再慢慢推介。七月三日論文口試,交了文後就未睇過篇文,可能很快又要貼地獄受難圖了。不過有些話還是要說。

我已經不是第一次缺席七月一日的文學節活動。作為活動籌辦者,我知道文學活動的日期時間是由主辦單位決定的,換言之是主辦單位製造了文學活動與七一爭客的局面。尤其知道今年文學節的召集人是張志剛(對,就是亞視「你有理講」的張志剛,狠罵安徒的張志剛,「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的總裁張志剛,說「曾蔭權強政勵治重整權力樹權威」的張志剛),一切就更加明瞭。這種利用文化與文學的手段已經不是第一次,香港課外活動、康樂政策的首度積極推動,就是六七暴動之後。(「暑期是學生空閒的時段,也容易發生離軌行為。1968年港英政府動員各政府機構,由中央策劃委員會全港性地推行「青少年暑期計劃」,發洩青年人過剩精力。」〈香港課外活動的定位、演變與前瞻〉,周昭和、黃毅英,另參見梁文道〈為香港的左派招魂〉。)即使純粹在形象和效果來看,這種文學(靜)與遊行(動)的二元對立,都太庸俗、陳舊、想當然了。因此我們應該打破它。

不少七月一日作者和表演者都跟我說,心懸七一。我等在街上的,又何嘗不想到演講廳撐場讀詩聽音樂?大家齊來想想辦法。

1.到演講廳的,可以先到對面維園,買d遊行物品如t恤之類,套上身表個態。
2.遊行的人可以自製文學標語,把文學帶上街頭;
3.齊齊去信康文署要求下年文學節改期
搞文學的人,是要有點機心的。以下為一位朋友提供的要求改期原因。

「本人竊以為下年文學節應當改期。愛文學即是愛國家,需知七月一日當日有慶祝回歸大遊行,文學節應表現出深厚的公民教育意識,不與愛國慶祝活動打對台、搶鋒頭。」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贊成!很認同你的分析壆度。
其實下次也可以試試索性籌辦街頭朗誦會,必來奉場。

TSW,或鄧小樺 said...

以前試過在西洋菜街讀詩,很厲害的體驗,但也很辛苦。我想詩人和場地方面都要再調適,才能實現街頭朗誦的願望。是好願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