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2011

讓本土在戰鬥裡活下去

——兼覆四維出世

(全文3700,發表稿刪到3000,交稿後覺得可以再刪去一些直接回應四維的部分,讓文章更獨立。不過因為太忙,來不及了。)


閱「四維出世」文章〈醒來吧,文化人〉,力批文化人和本土青年熱捧《打擂台》下稱《打》),以藝術水平否定《打》是「本土勝利」,裡面那個喜歡〈迷幻列車〉的受騙文化少女應該是指本人,況文中又提及天星皇后反高鐵等本土運動。阿Born(下稱四維)當面叫陣,豈有不應之理。

四維稱「異見者與權力機關的實力懸殊,弱小的一方往往急於求成,挪用普及文化,上綱上線,罔顧背後最重要的理念,是社會運動的一大危機,《阿凡達》是一例,《打擂台》是其二。[隔段]搞藝術的,天分其次,最重要的,還是誠實。 」顯然,此判斷將藝術與革命混為一談。本文以藝術和社運兩方向去回應四維,不過其實最想談的還是如何理解「本土」及「本土的勝利」。

不以人格論作品

我們先從藝術角度看。四維一再指責《打》「不誠實」,但這個不誠實究竟是什麼,卻說不清楚,只有一點較清楚,就是郭子健的劇本原是「講打band的,但講音樂難賣錢,於是用武打作包裝。」四維因此評曰「內裏有幾真誠,可想而知。」然後又以郭子健將被主流合拍片(其實是簽了周星馳重拍《西遊記》)吸納為由,指《打》絕非本土勝利。

看到這種以人的行為及表現去否定作品意義的老式論點,真有時空錯亂之感。以文學而言,舉盧梭為例,他是浪漫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資源,「社會契約論」為法國大革命及美國革命所援引,其懺悔錄是文本上極其動人真誠的「告白」。但現實生活裡盧梭就算不是私德敗壞都難以稱得上頂天立地。但我們要因此而否定民主社會制度的理論基礎「社會契約論」?否定《愛彌兒》中將兒童視為成人的教育洞見?否定我們透過盧梭《懺悔錄》而體會出來的對「真誠」之理解?這種道德潔癖會將人類的文明連根拔起。故而我們是將文本和人格劃分成兩個不同層次,分開評價。這種層次劃分,上世紀三十年代新批評就已確立為藝術批評的基本原則。四維言必稱藝術,對於現代藝術批評的基本原則,還望有所理解。四維斥道「真和假都分辨不了,搞什麼藝術」,其實別人大可反問:「以真/假論藝術水平,你真的在搞藝術嗎?」柏拉圖的「摹仿論」早已經指出藝術是真實的「摹本」,而從德里達之後我們更理解這種「摹仿」是以偏離原本為本質的。這是本文對四維的第一個回應:談藝術便不應妄論真假。

進一步說,有真就有假,是這種二分法催生小報與狗仔隊,專揭美好事物背後的「真相」,因為有人需要消費這種「真相」。比如社署特地向傳媒餵料,指大坑雞蛋仔伯伯拿綜援「講大話」,以圖消解民間對本土小吃和自力更生老人的支持。我們應該要突破這種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的真/假觀。

四維評語時時斬釘截鐵,但同時卻欠缺知性的自我要求,全文其實只有判斷,沒有分析,頗有網民那種「一句收你皮」的氣質——雖然我支持鮮明表態——但是這不能說服觀點不同的人,也不是良好的評論示範。朋友找來四維前文,只以劇情的說服力為題而捉些小錯(如黃又南的跑步姿勢、窮師徒們何來上夜總會的錢),並質疑「你幾時見過他們認真討論格鬥藝術?」「格鬥藝術」是知識份子的目光。梁小龍在片中表現的,卻是一種莽夫的戰鬥本能,你看他以「爆樽」為嗜好就知道了。據說牟宗三先生有個評語,形容某些不能體會某些作品和某些思想之妙處的人,為「不相應」。我想四維真是對《打》徹底「不相應」。

辯證觀真假.創造的本土

看《打》的許多觀眾和文化人確實投入了真情,但不是天真單純地喜歡電影「真」,而是喜歡這電影有辯證的眼光,令人對真假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電影中激發鬥志的聖物「陳年臘鴨」,其實是由冰鮮雞+臭藥水偽造(而電影表示連羅新本人都知)。羅新初醒時神采飛揚,其實是半新半假的不清醒,一完全清醒就是彌留,之後便死。在拍攝層面上,電影堅持讓梁小龍陳觀泰等真身上場,於是打鬥場面反而有時受了限制,拳腳威力只能靠漫畫形式表達,最後梁小龍與龐青大弟子決戰,觀眾其實明顯感到對手是在讓梁小龍。這裡面幾重轉折,究竟是真還是假?與其用一種一刀切的方式去判定真假,不是更應該從中培養一種辯證的眼光嗎?辯證法三要素:對立統一,否定的否定,從量到質的飛躍。以前兩項觀之,《打》在真假的辯證上起碼算是合格的。

經參與天星皇后等本土運動的學者葉蔭聰,在多個場合包括其著作《為當下懷舊——本土保育的前世今生》中,提到本土運動有一個有趣的弔詭:參與運動者渴望為本土尋根,也知道自己的認識不足,卻很積極地尋找一個自認的源頭(例如將天星碼頭運動追溯到蘇守忠反加價絕食),他們非常清醒地意識到這個「源頭」有「虛構」成分,會受到真正經歷過的上一代質疑,但他們力求積極的創造,不願陷於虛無和犬儒中,所以持續去講自己版本的故事。「冰鮮雞扮臘鴨激發鬥志」,單在這一點上已與本土運動精神巧合。《打》的藝術效果當然不是完美,例如決鬥一場的打燈有時連我也很訥悶,不過喜歡它的人根本也沒認為它是完美啊。

當代左翼文化理論家普遍認同,以「揭破意識型態騙局」的方式推動社會革命,易陷於椽木求魚;作普及文化產品(就從這個比較低的層次去看《打》吧)的分析時,應該看到其如何呼應了大眾的情感結構。四維的「藝術水平」是以西方電影經典為參照,可以說,它與「香港本土」這個參照系關連極少。「本土性」不是由「藝術水平」來保證的;「本土」是一把刀子,正切割一個無以名狀的蛋糕:本土不是一把「決定水平如何」的刀子,而是「決定我們是誰」的刀子。這是我對四維的第二個回應:談本土社運,不是談品味水平高下的問題。阿圖塞有個很冷酷的論點:文學與藝術始終只是消費與品味的問題,還不到歷史與哲學的層次,遑論革命。其實引起四維憤怒的,真的不是理念問題,只是品味問題。汲汲於品味環節的,大概就是羅新師傅的「強身健體唔教」,強身健體,可以去行山游水踩單車。

《打》除了在美術設計上傾向本土庶民之外,在其獲獎之後更出現「戰鬥本能」這個新「賣點」。一開始《打》賣的是懷舊甘草領軍。戰鬥本能這主題,其實是評論有份牽引甚至塑造出來,我想許多擁護《打》的文化人其實對此頗有自覺。《打》與「我們」其實是互相寫入的文本。而因緣際會,《打》在上演期間恰好激勵了許多社運和文藝青年,在反高鐵運動、政改苦行、八十後文藝青年競選、菜園村對峙等等,它都曾經激勵過人們,幫助人們理解自身,或僅是用作溝通閒聊的話題。這是一種短暫的連結,未至歃血為盟莫逆之交,但它也不是虛假的。不就是徐小鳳嗎:「今天且相親/哪知他朝不相分/地老天荒轉眼恩義泯/不必怕多變幻/風雨同路見真心」。

一群八十後青年在活化廳齊看電影金像獎,並自行頒發最佳電影予《打擂台》。
Add caption
戰鬥本能:本土新號召

四維說「『瞬間的永恆』這一概念,就是要大家在彈指之間已經能判斷真偽,真實就好看,虛假就是難看。 」練成如此「瞬間的永恒」之神技,也許可得「永恒的勝利」,等到永恒來臨,才埋單計數吧。(小聲:從別的藝術角度看來,電影不過短短百來年歷史,以電影奢談永恒,有點接近譫妄。)我等本土青年不曾奢想永恒,但求在我等有生之年,能以對本土的熱情與關懷,替代香港開埠百來年那「無根社會」的性質。這樣「短暫的勝利」,未必去到永恒,但,也沒有退路。

我懷疑四維能否理解這種「沒有退路」的心情。四維或可隨時退回精緻高雅的藝術世界,從一個大師到另一個大師,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然而在我等高學歷低收入四處掛單又關心社會的人看來,城巿每個角落都在變壞,上至國內移民審批權,下至小販,大至教育,小至公園草地和樹上木棉,政府都搞到一團糟,要巿民自己動手動口。食慣了的古老小店,地價一升便無影無蹤,這個年代成長的年輕人是沒有「某物可以自行運作直至永恒」安全感。當什麼都要動手動口,凡事要與權力交涉,自然就與巿井親近,至少不在關鍵時刻,因品味問題而背棄群眾(以求達到辯證法第三項「從量到質的飛躍」)。

是如此混亂世代,充滿一種沒有退路的情緒,故此《打擂台》中那種彷彿南蠻式好勇鬥狠天性的氣氛便號召了不少有戰鬥意識的青年。與以往「求生存」的類型化港產片不同,《打》中「忍辱偷生」和「拼命打」也是有意識的選擇,梁小龍最後打到無氣終於釋然大笑,是要盡其天性。戰鬥的本能,不為勝利,只為自我完成。

今日社運議題繁多,旦夕滄海桑田,本土運動已由保育去到要為本土「劃界」的關頭。當需要為「本土」劃界,文化研究者所戒懼的「本質化」危機便出現,亦是本土共同體破裂之時。在此時,論者提出要以「戰鬥本能」來作為新的本土號召,是希望提出一個開放而進取的新號召,而不陷入本質化的彙臼。以前被認同的香港特質是醒目、多變、求生存、走精面。後有文化理論者提出邊緣、混雜為本土特性,亦是一種避免跌入彙臼。現在,新一輪的本土定義思考,能否不舉定性的旗幟,而是通過一連串的暫時、流動、離散而進取的戰鬥,去不斷地定義何謂「本土」/「我們」。同時讓「本土」在戰鬥中活下去。《打》一部電影的勝利,何足道哉;但如果透過《打》,「戰鬥本能」可以成為重新統合本土抗爭的旗幟,催生一個開放而進取的本土,那便是本土的勝利。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唔妥所謂"異見"的長期溫水洗腦,其實是"意見"而已,說意見從來跟權力的強與約不相干,把人打造"異",只不過容易使運用權力的絕對一方找個位置合理地去迫使意見人士無意見........

dbdb

Anonymous said...

“以無法為有法”, 能做到的, 世間可有幾人?

DAVID said...

欲知「不以人格論藝術」(分開批評)的這個原則叫甚麼名堂?是否有個專業的學說/理論/說話的名稱?(因未曾聽聞,想閱覽查考更多資料,故求其名)

TSW,或鄧小樺 said...

david:不好意思現在才發現留言。
將人格與作品分開論斷,這起於「新批評」(new criticism)文學理論。把作者意圖等同作品效果,這被稱為「意圖謬誤」(intentional fallacy),你可google一下,或可以看看這裡的簡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7323486
新批評現在是歷史遺蹟了,但也成為了現代文學理論的基本起點。當新批評於50年代末期衰落,電影作者論才剛剛興起。我也不是全面否定作者論,考慮點有三:1. 電影畢竟是一種比文學年輕太多的藝術,批評理論發展較慢無可厚非;2. 電影是集體製作,與文學的強烈個人性質不同 ,作者論有其理念上的意義。

不過除了作者論外,還有其它很多電影批評方法框架,如女性主義、意識型態批評、精神分析、癥候式閱讀法等,都是平起平坐,看適用而用。以作者論框架求諸非作者電影,這則是批評者錯用框架的問題。